崇阳周刊第759期第2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石铺村:引企进村增强发展动力
·石门村:苦槠豆腐传承家乡年味
·“村晚”登场秀出活力
·村民余江波退还礼金受点赞
·让马蹄生产“动力十足”
·桂花泉镇客运站投入运营
·情暖困难残疾人家庭
·“春风行动”缓解用工难
·绷紧森林防火安全弦
·文明新风沁人心
·群众喜领工钱过大年
·宣传计量检测知识惠民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2/26 15:05:25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石门村:苦槠豆腐传承家乡年味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储璐瑶、实习生李思奕、通讯员廖醒思、叶方青报道:春节将至,美食成为人们追寻年味、传承民俗的重要载体,除了腊鱼、腊肉,在崇阳县还有一道传统的菜肴——苦槠豆腐,也是很多崇阳人心中最深的年味记忆。
  苦槠豆腐的原材料就是苦槠子。1月15日一大早,石城镇石门村村民张快宝就带着孙女来捡苦槠子了。
  捡回来的苦槠子要先进行晾晒,然后把苦槠果剥出来磨成浆,倒入锅中兑水搅拌并加热,直至煮成糊状后,倒入盆中压紧冷却,待水分挤干后再切成块状,苦槠豆腐就制作完成了。
  食材备好后,烹饪也大有讲究。
  “苦槠豆腐不能煎煮,要大火油淋爆炒,先把芝麻放到油里炸,放好调料后爆炒,炒完放点蒜叶就可以出锅了,这样做的苦槠豆腐很香、很好吃。”张快宝一边翻炒着锅中的苦槠豆腐一边向记者介绍,阵阵香气扑鼻而来。
  炒出来的苦槠豆腐口感软糯,有着苦槠的淡淡香味,虽叫苦槠豆腐却没有一丝苦味。不少村民还将苦槠豆腐切成片进行晾晒来保存,等着过年家人团聚时再一起共享美食。因此,在石门村,苦槠豆腐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乡愁,它承载着过去艰苦岁月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小时候我的妈妈带我们出去捡苦槠子回来做苦槠豆腐,看着看着自己就慢慢学会了。那个时候条件差没什么别的吃,苦槠豆腐就是一道好菜。”张快宝感慨地说。
  每逢过年,在外的游子纷纷归来,当做好的苦槠豆腐端上桌,一家人共同品尝美味时,浓浓的年味便在舌尖上、心间弥漫开来。
  “每当吃到妈妈和奶奶做的铜盆粉和苦槠豆腐的时候,我就知道快过年了。现在我长大了,我们这些年轻人从感受年味的人变成了制造年味的人,所以我要把这份年味传承下去。”张快宝的孙女饶陈玉笑着说,自己学会这道菜以后会做给孩子吃,孩子长大后再让他学会做给他的孩子吃,让他们永远记住家乡的味道。

上一篇4 石铺村:引企进村增强发展动力
下一篇4 “村晚”登场秀出活力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