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胡昊宇报道:“我兴楚乡,创在湖北”。2月20日,湖北日报联动崇阳县融媒体中心开展联“县”直播活动,讲述崇阳“黄精哥”如何让名贵药材走出“深闺”的创业故事,全网浏览量达78.9万人次。
从返乡创业青年到特色产业带头人,胡盛用九年时间将一株中药材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链”,不仅让黄精产品走向全国,更带动家乡农户增收致富,书写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创业初期,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市场认知度低等问题接踵而至。胡盛跑遍全国学习黄精种植与加工技术,下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标准化育苗。他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并提供种苗、技术培训和订单支持。九年间,曾经的“门外汉”蜕变为黄精产业带头人,乡亲们也亲切地称他为“黄精哥”。
如何让传统中药材跳出“低附加值”的局限?胡盛的答案是——深加工与品牌化。他成立湖北黄精哥食品有限公司,聚焦“药食同源”赛道,研发推出黄精茶、黄精酒、黄精土鸡汤、黄精养元糕等20余款产品,覆盖养生茶饮、即食滋补、休闲食品等多个领域。2024年,湖北黄精哥食品有限公司销售额1080万元,黄精哥生态农业总公司营业额6023.6万元。黄精哥食品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公司还吸纳周边农户就近务工增收,并带动农户种植黄精致富。
“在未来的3到5年内,我们计划将‘黄精哥’打造成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和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出更多的科技型新产品。”湖北黄精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盛表示。
一株中药材,不仅为群众开出增收致富的良方,更成为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经济增长点。从“一株草”到“一条链”,崇阳县用中药材产业撬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点。(相关内容见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