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762期第2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崇阳推行“局长帮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金融活水润泽民企沃土
·青山镇抢抓时节管护茶园
·春耕备耕 不负春光
·崇阳:税费“红利”足 企业订单“忙”
·圆满完成春运任务
·崇阳:废旧地膜“变废为宝”
·2.4万亩油菜长势喜人
·无人机“上岗”管护油菜
·解码数字化办公
·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2/26 16:08:12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减“白”增“绿”
崇阳:废旧地膜“变废为宝”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邹辉、见习记者肖志超、通讯员邓宇涵报道:连日来,崇阳县农业农村局抢抓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机,全面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为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2月19日,在肖岭乡的废旧地膜回收点,村民们陆续将废旧地膜运来回收。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称重、登记,并为村民发放新地膜。
  肖岭乡白马村种植户雷郭棉说:“地膜回收的政策确实是好,第一垃圾废品被拿去回收利用了,第二老百姓也得到了新的地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据了解,崇阳县以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依托,精心管护12个废旧地膜回收站点。同时,在核心示范区新增3个回收站点。站点负责收集本乡镇及周边区域的废旧地膜,并进行分类、储存。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作为回收网点与回收企业对接,确保废旧地膜得到妥善回收处理。
  近年来,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化”的绿色农业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工作,建立县级补贴、镇级监管、企业加工的回收利用模式,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加厚高强度地膜148.83吨,全生物降解地膜34.97吨。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成功回收126.51吨加厚地膜,地膜回收处置率高达85%。

上一篇4 圆满完成春运任务
下一篇4 2.4万亩油菜长势喜人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