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764期第1版
   下一版 4
·严建兵:从崇阳走出的玉米专家
·崇阳让企业“轻装上阵”
·赶订单 拓市场
·织就“润田护绿”双赢网
·新闻集锦
·多个优质项目将落户崇阳
·乡镇专场率先开讲
·崇阳启动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下一篇4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3/28 15:22:45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全国两会“崇阳声音”鼓舞家乡人民
严建兵:从崇阳走出的玉米专家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陶然报道: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启。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第一个走上全国两会“委员通道”。

  严建兵出生于崇阳县路口镇,1995年,他从崇阳一中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生科院生物技术专业,8年后他博士毕业,去中国农大任讲师。2006年10月,严建兵从100多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康奈尔大学联合招聘的博士后位置。在海外工作的五年时间里,严建兵的研究成果促进了高维生素玉米品种的选育,并在赞比亚等国推广种植,他因此获得2010年度日本国际青年农业科学家奖。2011年,严建兵决定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他想让更多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出力、让农民受益,于是,严建兵又回到了华中农业大学任教,继续攻克玉米难题。

  结合三十年玉米研究经验,他介绍,去年我国玉米总产量已达2.9亿吨,蛋白含量每提升1个百分点,就能增加290万吨蛋白,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减少大豆进口约700万吨到800万吨。“不要小瞧这一个个百分点,每一个百分点都来之不易,都弥足珍贵。每多一个百分点,就多一份底气,多一份保障。我们也正在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地努力,让粮食安全的根基更稳更牢固,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严建兵在“委员通道”上的亮相让家乡人民倍感振奋。当地干部群众通过直播观看发言后纷纷表示:“每一句话都透着对农村的深情!”据悉,虽长期从事科研工作,他始终心系故土,近年来多次率团队深入崇阳打造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围绕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玉米产业扩大生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提供科技支撑,推进科技扶持和产学研融合,引导龙头企业产业提升、科研转化和成果落地。

 

下一篇4 崇阳让企业“轻装上阵”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