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782期第2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党员带头示范 倡导丧事简办
·沙坪镇60余万斤冬瓜成熟了
·城溪乐园清凉一“夏”
·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生命线”
·传承国医精粹 共享健康崇阳
·情系职工送关怀
·文化惠民“不打烊”
·税务清风暖万家
·职业技能大比拼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8/14 9:37:33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生命线”

  本报讯通讯员廖燚馨、蔡旻高报道:夏日来临,气温持续升高,未成年人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崇阳县高枧乡通过强化源头治理、深化宣传引导、优化关爱服务等举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溺水安全体系,全力保障辖区未成年人生命安全。
  水域“亮身份”巡查“不打烊”
  “小朋友,这边河水比较急,很危险,不能在这里玩,快跟我上岸。”7月8日午后,崇阳县高枧乡防溺水巡查队在义源村河边,把几个摸鱼的孩子带到安全处。
  这个夏天,崇阳县高枧乡用一套“组合拳”,给辖区水域系上“安全带”,让孩子们的笑声里少了一份担忧。该乡对辖区内河流、池塘、水库等重点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详细登记水域位置、水深、周边环境等关键信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确保隐患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统一规范设置警示标识,明确标注“禁止戏水”“水深危险”等警示语,并配齐救生圈、救生绳、救生竿等“四个一”应急救生设施,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同时,整合乡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力量,组建防溺水巡查队,实行“分片包干、每日巡查”机制,重点时段加大巡逻频次,及时发现并劝阻青少年戏水、游泳等危险行为,通过常态化巡查织密现场防控网络。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巡查1000余次,劝阻危险行为30余起。
  敲门送“警钟”家校手拉手
  为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意识,高枧乡组织开展防溺水“敲门行动”,乡村干部、志愿者分组入户,召开湾子夜话向家长和青少年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面对面讲解溺水危害、自救互救知识及监护责任。针对暑期监管重点,学校教师通过家长群每日推送防溺水宣传视频、安全提示,强化家长监护意识,形成“学校提醒、家庭落实”的家校联动格局。
  “通过干部上门讲、老师线上提,现在全村人都知道看紧孩子的重要性了。”村民廖水军说,如今家长们碰面常聊的就是“别让孩子往水边跑”,安全意识已悄然融入日常。
  家园有“守护”假期不孤单
  针对暑期留守儿童无人监管的实际问题,高枧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希望家园”阵地,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担任临时看护员,为青少年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陪伴等服务,有效填补了监管空白。
  “在这里有人辅导作业,还有小伙伴一起玩,爸妈在外地打工也放心。”留守儿童小王说。目前,“希望家园”已累计服务青少年120余人次,成为暑期安全守护的重要阵地。
  嬉水“有人管”安全有保障
  “大爷,您带孙子来玩水得离深水区远些,我这儿有救生衣,给孩子穿上。”在村民常去的晴岩桥嬉水点,值班员一边递救生衣,一边提醒。高枧乡在这里设置了值班岗,实行“值班值守+疏督结合”模式,不“一刀切”禁止嬉水,而是派人盯着劝离危险区、检查救生装备、教简单自救法。
  “以前总担心孩子偷偷来,现在有人看着,我们带娃来也踏实。”村民李大姐说。这种“有人管、管得巧”的方式,让安全和清凉找到了平衡点。
  一系列举措的落地实施,使高枧乡防溺水工作形成了“排查-宣传-守护-管理”的闭环。该乡将持续优化措施、压实责任,确保各项防控工作常态长效,为辖区未成年人撑起夏日“安全伞”。

上一篇4 城溪乐园清凉一“夏”
下一篇4 传承国医精粹 共享健康崇阳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