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778期第2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崇阳废旧地膜实现回收再利用
·崇阳沙发畅销欧美
·田夫公社:“桃”醉在甜蜜时光里
·筑牢疾控安全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崇阳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
·织密暑期防溺水安全网
·移风易俗树新风
·“三进”服务进农家
·民警田间地头化解纠纷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7/23 8:27:44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警车引擎盖当“调解桌”
民警田间地头化解纠纷

  本报讯通讯员陈昭报道:炎炎夏日农事忙,纠纷调解“送上门”。6月12日19时许,在崇阳县白霓镇金龙村的田埂上,一场特别的调解正在进行。民警卢小东将警车停在田埂边,以引擎盖为桌台,让农户们在劳作间隙顺利签署调解协议,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无人机喷洒农药引发的农作物损害赔偿纠纷。
  事情源于不久前,崇阳县白霓镇一位农户庞某在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时,突遇大风,农药随风飘散到附近沈大爷的红薯园内,致使约300斤红薯叶枯黄受损。接到报警后,白霓派出所民警卢小东迅速赶到现场开展调查,并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无人机使用方赔偿沈大爷1000元经济损失。
  然而,眼下正值农忙时节,双方都在田间地头忙碌,一直抽不出时间到派出所签署书面调解协议。为了不耽误农时,彻底化解矛盾,6月12日傍晚时分,民警卢小东带着调解协议书,驱车来到当事人劳作的农田。
  “协议内容都谈好了,今天就在这儿签。”卢小东熟练地在警车引擎盖上铺开协议书,临时搭建起“田间调解台”。沈大爷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仔细阅读协议内容后郑重签下名字。整个过程仅用了30分钟,这起纠纷便圆满解决。
  “大热天的,你们专门跑一趟,真是帮了大忙。”沈大爷在签完调解协议书后感激地说。卢小东笑着回应:“农活耽误不得,咱们警察多跑点路,群众就能少操心!”

上一篇4 “三进”服务进农家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