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783期第2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让“绿宝盆”成为“聚宝盆”
·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白霓金星生态产业园日供果蔬万余公斤
·25万公斤甜蜜等你来解锁
·讲授生理健康与心理成长知识
·暑假学堂欢乐多
·人大监督“零距离”
·齐心共建“幸福泉”
·孩童快乐“打卡地”
·筑牢“绿色防护墙”
·上好防范教育课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下一篇4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8/14 9:47:31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沙坪镇立足生态优势推广立体种植模式
让“绿宝盆”成为“聚宝盆”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胡昊宇、通讯员洪玲报道:近年来,崇阳县沙坪镇大胆闯、大胆试,靠林下黄精种植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把野生黄精变成了群众致富的林下“黄金”,让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
  7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沙坪镇庙铺村的种植基地,茂密的树林间生长着翠绿的黄精苗,生机盎然。林间一片忙碌景象,村民五六人一组,分布在上千亩的山林里,为茁壮生长的黄精苗除草、施肥,开展病虫害防治。
  沙坪镇庙铺村党支部书记龚火龙告诉记者,基地的黄精已经种植5年多了,预计今年10月份可以采挖,由于这里的土壤是黑沙土,十分适合黄精种植,种植出来的黄精个头圆润饱满。
  生态兴则产业兴。近年来,崇阳县沙坪镇充分发挥自身“绿宝盆”优势,让山林成为“聚宝盆”,把林下种植黄精等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全力推动,大力发展黄精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推广竹——黄精、松——黄精等复合立体生态种植模式。
  “目前沙坪镇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涵盖黄精、白芨、玄参等品种,其中林下黄精3200亩,今年扩种6000亩,5年内预计达到30000亩。”崇阳县沙坪镇副镇长宋锦学介绍。
  目前,崇阳县沙坪镇正从黄精种植为主朝着黄精药材加工生产迈进,加快育苗、种植、加工及康养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全力推进黄精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深加工等,提升黄精中药材品牌竞争力,让药材变“药财”,生态更“生财”,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群众一起增收致富。

下一篇4 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