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784期第2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白霓镇:立法讨论直采“田间样本”
·金塘镇:林下经济激活乡村致富链
·桂花泉镇双港村:两万斤黄桃待销
·荃品汇食品“鲜”行更远
·税惠赋能家居企业“扬帆出海”
·山村拓荒牛
·“彩虹行动”为儿童安全加码
·县图书馆打造“能量补给站”
·天城镇暑假学堂筑牢“护苗”堤
·青山镇弘扬清廉家风文化
·港口乡举办防溺水应急演练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5/8/14 15:11:02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金塘镇:林下经济激活乡村致富链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储璐瑶、实习记者张一铭报道:在崇阳县金塘镇水坑村450米海拔的深山间,野生种苗、纯天然种植的黄精在林下蓬勃生长。这片依托独特生态环境孕育的“绿色财富”,不仅产出高品质黄精,更以林下经济为纽带,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近日,记者走进金塘镇水坑村的凤凰山沙窝黄精种植基地,只见群山环抱间林木葱郁,半山腰的斜坡上,一株株黄精悄然生长在树林与杂草丛中,绿叶掩映下根茎饱满。该基地总面积120亩,每亩种植6000-8000株多花黄精,从种苗到种植全程遵循自然规律,依托深山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的黄精品质上乘。
  据了解,2022年,在镇政府支持下,农户刘雄文牵头建起这片基地,如今已进入种植的第四年,基地预计产值近80万元,并常年雇佣人工进行抚育、管理,成为村民眼中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我们这里的黄精都是纯天然、野生的,施肥的话都是按照标准施复合肥,养分比较高。每年请工人养护要花2万元左右。”凤凰山沙窝黄精种植基地负责人刘雄文告诉记者。
  近年来,金塘镇将林下经济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黄精种植产业,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基地带动农户种植,形成“基地+散户”的联动模式。目前,水坑村黄精种植散户达30余户,村民们既能在基地务工拿工资,又能通过自家种植增加收益。
  “未来金塘镇将继续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中药材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金塘镇干部陈闯说。

上一篇4 白霓镇:立法讨论直采“田间样本”
下一篇4 桂花泉镇双港村:两万斤黄桃待销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