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755期第2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港口乡:松针林下有“黄金”
·码头村:致富路上“马蹄”疾
·菇香大棚“丰”景好
·推动农村“三资”管理阳光运行
·石城镇人大代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助力残疾人“走”出家门
·桂花泉司法所:真情矫治塑新生
·专项检查烟花爆竹市场
·守护公路保畅通
·校企共建“校中厂”
·关于公布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地点的公告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下一篇4
点击数:82  更新时间:2024/12/30 16:58:12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港口乡:松针林下有“黄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黄沚瞻、见习记者沈庭萱、通讯员黎萍报道:林下经济,大有可为。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在蓬勃兴起。在崇阳县港口乡油榨村的分金林场,林下黄精种植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日,记者走进这片林地,茂密的松针如绿色天幕,阳光透过松针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树影。20余名村民穿梭其中,紧握锄头,熟练地进行黄精苗的移栽。挖坑、放苗、填土、压实,一棵棵小苗就栽好了。
  “黄精喜阴,长在阴凉处不需要太多的阳光,选择在林下种植黄精,树上面的枝叶会挡住一些强烈的阳光,但是也有少许的阳光透射下来,这样对黄精的生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峰耀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汪峰介绍。
  据了解,分金林场平均海拔达400米。林下种植黄精,松针林为黄精提供了天然的遮阴环境,避免了阳光直射,而黄精的种植,又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形成了一种互利共生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汪峰告诉记者:“黄精本身是野生的中药材,这里的环境对于它来说比较适合,山上长的黄精很地道。把它育苗之后放到原来的环境生长,这对药材的品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油榨村的林下黄精产业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峰耀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汪峰告诉记者,他每年会雇用30多个周边村庄的村民到林场务工,年发放工资总额约60万元。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务工创收又能照顾家庭,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近年来,崇阳县港口乡着力培育壮大中草药产业,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积极探索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提高土地利用率,让林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下一篇4 码头村:致富路上“马蹄”疾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