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廖燚馨、蔡旻高报道:近年来,崇阳县高枧乡把规范农村“三资”管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推动“三资”管理工作落地落实,帮助村集体“管好钱、用好钱”。
强化公示公开,增加“三资”透明度。“现在村里每个月的收支情况都公开,交通补贴、公益性岗位人员务工补助都对上号了……”12月10日,高枧乡桃花村村民围在村务公示栏旁讨论着。
围绕群众普遍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高枧乡督促各村重点公开强农惠农政策、村级公益事业的各项资金及其使用情况、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处置情况等,做到一般事项按月在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重点事项随时公开,使村集体“三资”事务更加阳光、透明。
强化监督检查,箍紧村级“微权力”。12月11日,高枧乡乡纪委联合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财政所等职能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全乡6个村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推动农村“三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透明。
截至目前,高枧乡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的“钱袋子”管理和“印把子”使用,开展监督检查3轮次,通过查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查阅相关资料、入户走访等方式,认真核实各行政村、村民小组的资金、资产和资源是否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挂账销号”管理,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同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通过公布乡纪委来信来访地址、举报电话等,全面收集排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
“监督是手段,目的是规范村集体‘三资’在运行管理中更廉洁高效,将群众关心的农村‘三资’清查等信息‘晒’在阳光下,让群众心中有一本‘明白账’。”高枧乡纪委书记李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