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786期第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潜心育桃李 无悔谱华章
·“我是一枝梅 愿在丛中笑”
·三十一载育桃李 满腔赤诚铸师魂
·以身为范 育梦成光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点击数:52  更新时间:2025/8/14 15:48:22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我是一枝梅 愿在丛中笑”
○王红梅

  寒梅傲雪,洁白的是品格,盛开的是真诚。不与春争艳,愿在丛中笑,把一生的爱,以花的形式,献给不畏严寒的生灵,献给最懂风情的师生们。
  ——作者独白
  感恩在心头
  从儿时萌发的“教师梦”,到最终崇阳一中“圆梦”,这一路,风雨兼程,步伐不止,追梦前行;从崇阳一中的平行班英语教师、火箭班英语老师到高三英语组备课组长,这一干就是21年;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显著骄人的成绩,只是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砥砺奋进。
  首先,我要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恰逢出生于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成长在祖国蒸蒸日上的阳光下,报效于祖国繁荣昌盛的时代里。再者,我要感谢我的单位崇阳一中,她给了我这个21年前的讲台小白很多的历练机会——从校长的亲自听课,到教研主任的推门听课,外教的随堂听课,再到县市教研室专家的视察听课;从连续参加十届以上的青年教师解题大赛到后来被教研处安排高一二年级的阶段性考试命题;从高一高二科任老师到高三科任老师,从平行班科任老师到火箭班科任老师,从高一高二备课组长到高三备课组长等等。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历练,每一次历练都有新的收获。
  倾情于教育
  心怀感恩,常觉美好;热爱工作,倾情教育。
  倾情教育,使我深谙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具有家国情怀。
  于是,我将爱国、爱家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育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不辜负自己最好的年华。我教导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好好学习,练就本领,回馈社会”“一人再富不算牛,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才真牛”“一家吃饱不算牛,全国吃饱才真牛”,引导学生要向袁隆平袁老这样的科学家学习,人生才算真的有价值。
  我经常在女生大会上强调“女儿当自强”“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学校”“女生好好上学,将会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核心力量”。从女生将来要为人妻为人母的角度,来强调女生学习对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兴旺的重要性,然后指出民族兴旺与家庭兴旺的直接联系。
  我信奉“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
  面对学困生,我鼓励他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现在在成绩单上不是出类拔萃,不代表以后在各行各业不遥遥领先”;并且刻意帮他们找到适当时机展现闪光点。
  面对不善交际见到老师连打招呼都不敢打的学生,我这样教导他们“尊重别人不是说明别人有多优秀,而是表明你有多优秀”。
  面对心理有些疾病的学生,我细心观察,百般呵护;面对家庭不幸的孩子,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面对勤学好问的学生,我满心欢喜,耐心解答,从不觉得累和烦;面对在班级起头雁作用的课代表或班长或早读一直有激情的学生,我常把“咱们班级的进步一半功劳要归功于课代表某某或班长某某或同学F”挂在嘴边……
  倾情教育,使我在精进组题中不觉疲惫;倾情教育使我在优化教案里心生喜悦;倾情教育使我在带领团队时和谐团结;倾情教育,使我在一贯工作中,轻伤不下火线,小病坚持在岗,有无监督一样。
  美好地生活
  诚然,人生不仅有工作,还有美好的生活和远方。认真地工作可以促进美好地生活,美好地生活可以推动认真地工作。生活不全是因为美好才热爱,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热爱才美好。
  乐观的心态练就了我对待一切名利“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坚韧的品质使我坚信“一切进步不是因为有希望而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简单的状态促使着我教书育人,相夫教子,乐此不疲。再繁再多的工作也未能阻止我激情洋溢地走进课堂;再杂再多的家务也不妨碍我弄一个得体的妆容。忙里偷闲,我总要在阳台摆弄花花草草,或泡一壶美容的花茶细品慢呷;周末假期,我常会阅读一些关于育人和沟通艺术方面的书籍或探望陪伴年迈双亲;恰逢天气甚好,邀友携娃亲近自然;只要晚上无课,都会在气排球场开心运动至少一小时。有人曾说“你不打麻将,人生少了几多开心呀!”我莞尔一笑:“开心没有标准答案。”学校工会组织的趣味生日会,我会把别人认为的孩童游戏玩得津津有味;学校组织的拔河,体操,气排球,大合唱等各级各类活动我都会开心得像个孩子乐在其中……
  风霜雨雪,时节如流。不知不觉我在崇阳一中工作了二十一年,在崇阳一中这个温暖如春的百花园中,有一枝红梅傲放枝头。此刻,我觉得当老师还没当过瘾,请允许我引用“河南最美老师”李迪老师《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老师》之后记中的一句话“下辈子我依然做教师”!

上一篇4 潜心育桃李 无悔谱华章
下一篇4 三十一载育桃李 满腔赤诚铸师魂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